• [程序员] 翻译 wxt 文档并接入 Adsense

    ·

    实话说,这只是一个实验,并没有真正想过会从这里得到多少收益。 网站: https://wxt-8h8.pages.dev 本人接触浏览器插件开发 2-3 年了,对 wxt 框架算是比较了解的,之前也是通过阅读源码的方式来解决不少问题。 本人的 project 地址: https://honwhy.wang/projects 回头说下 wxt 的文档,原来使用 vitepress 来写的,我想在此基础上增加中文文档,并设置默认页面是中文的。 解决办法: 1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wxt-dev/wxt 在原来<ProjectRoot>/docs/ 新建一个目录 <ProjectRoot>/docs/zh 2 、将原来<ProjectRoot>/docs 下的所有 Markdown 文件(包括目录层次都要保持一致)都拷贝到 zh 目录下 3 、开动 AI 对 zh 目录下的文件进行翻译 4 、配置(这一步要注意 Vitepress 版本变化的情况) 在原来 <ProjectRoot>/docs/.vitepress/config.ts 文件中进行修改, 4-1 增加 locale 多语言配置,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extends: knowledge, locales: {…

    Read More

  • [分享创造] 做了一个摸鱼的时候还能赚点零花钱的答题小游戏

    ·

    做了一个微信小游戏(叫:回答我赢小钱钱),可以答题,摸鱼,赚积分,然后兑换红包。 我试了很多微信小程序商城的,说兑换红包的,基本都是骗人的。 我这个打算长期维护,所以积分达到要求了,一定会发支付宝口令红包。 大家蹲坑摸鱼的时候,可以试试答答题,积少成多。

    Read More

  • 为了i8能赢,理想先和供应链打了三场硬仗

    ·

    “遇到问题时,有同事还在澡堂里开过电话会议,讨论如何解决。” 当欣旺达理想事业部总经理陈辉,回忆起与理想合作的往事时,不无动容地说:“和理想一起打了5、6年仗,所有的事情,都历历在目。” 如今理想i8又要上市了,预售价为35万元-40万元,新车定位大六座纯电SUV,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90.1kWh和97.8kWh两种规格的电池,分别对应670km和720km的CLTC续航,百公里最高能耗为14.8kWh。 但与L8上市时所不同的是,那时理想在增程赛道占尽先发优势,而今理想增程增速放缓,需要在纯电赛道开辟下一个增长点。 而理想i8正是肩负这项使命的第一款车型。 理想MEGA作为理想旗下定位50万元以上市场的旗舰车型,可以不追求销量,但从i8开始,理想的纯电车型都要承担起走量的任务。 但i8要想上量并不那么容易。 下半年,盘踞中国市场SUV销冠宝座多时的Model Y,将推出加长款Model Y L;乐道L90在BaaS方案下,起售价不到20万元;M8推出纯电版后战绩依旧斐然,预售8小时便收获了1万多张小订。 当理想i8和这样一群对手,同时驶入大六座纯电SUV这条狭窄的赛道,i8如何能赢? 理想的策略是,持续强化辅助驾驶等智能化能力,通过低能耗+长续航+5C超快充,解决大型纯电车的续航和补能问题,同时用高集成度实现大空间利用率。而如何落实这些产品点,需要理想和供应商们一起打几场硬仗。 以用户思维定义ATL激光雷达 理想i8将搭载理想自研的Mind VLA辅助驾驶架构,并将标配禾赛ATL激光雷达作为安全冗余。 ATL激光雷达是为理想量身打造的,产品名中的L代表了理想。 双方关于这款雷达的讨论始于2023年年中。 彼时理想已经开始搭建纯电平台,考虑到纯电车型,最关键的产品力指标就是续航,因而在做产品定义时,理想希望这款雷达的体积能尽可能小,功耗尽可能低。 同时,理想为了降低纯电车型的风阻,将纯电车型前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设计得比增程车型大,这又要求激光雷达的造型也需要更加美观,而且贴合大倾角的整车外观。 产品图 需求到落地,这中间隔着一道不浅的鸿沟。 禾赛科技研发副总裁梁峰对36氪汽车解释:“如果把雷达的体积做小,功耗降低,就会让雷达内部的光学口径缩小。拿相机做比方,相机的口径缩小必然会导致感光量变小,成像的质量也因此会变差。激光雷达的原理也是如此。” 但最终禾赛科技通过两个创新性的手段,让不可能三角变成了可能。 梁峰告诉36氪汽车:“首先,禾赛科技想出了一个非常紧凑的光路设计,可以看到雷达拆解图里面的镜头,这样一来,雷达的体积变小了,却仍能保持比较高的光学效率。” 产品图 更重要的创新在芯片。 芯片几乎决定了一款激光雷达的性能上限,所以禾赛科技从2017年就开始对芯片布局,理想提出了对新一代雷达的需求后,禾赛科技又据此定义了第四代芯片。“这一代芯片,叠加优化后的激光器、探测器,正好能抵消体积变小,带来的光学上性能的衰减”。 禾赛科技用一组数据,更直观地为36氪汽车阐述了新一代产品的优化。“ATL的体积相对AT128减小了60%,功耗减少55%,性能却提高了1倍。” 产品图 而在技术创新之外,理想与供应商的共创机制,是保障产品需求顺利落地的更深层原因。 在梁峰的记忆里,ATL开发过程中,理想与禾赛科技密集地开展过多次共创会,以至于后来,“理想的人进禾赛科技连卡都不用刷,门口保安早就认识理想的人了”。 共创会是理想与供应商合作时,“比较独特的一个动作,其他主机厂很少有这么做的”。在共创过程中,理想不光对供应商提要求,也给予“帮助和指导”,更重要的是,理想让用户思维渗入了禾赛科技。 梁峰认为:“禾赛科技以前工程师思维比较重,为了实现最优的性能,会把用户体验往后放。但理想把很多来自用户视角的需求传递给了我们,比如雷达里面有一个扫描器,这个扫描器会发出一点噪音和振动。 如果按我们的工程师思维,为了更好的性能,我们会把扫描器做得更大一些,这样更容易达到理想对我们的要求,但这样一来噪音会变大。 而一旦有了用户的思维,解决激光雷达的噪音就变得非常重要。可能我们在性能上达到更极致,但带来的用户价值,反而不如我们把NVH做好带来的用户价值更高。” “三新”的碳化硅模组 能耗与续航,是纯电意向车主更为看重的两项指标,所以理想不仅为i8搭载了90.1kWh和97.8kWh两种规格的大电池,分别实现670km和720km的CLTC续航,还为i8搭载了自研的碳化硅电机,从而将整车能耗控制在14.6kWh/100km-14.8kWh/100km。 此外,这款碳化硅电机还将给第三排让出24mm的纵向空间。 碳化硅电机中,较为核心的部件是碳化硅模组或者说碳化硅芯片。而斯科半导体正是理想在碳化硅芯片领域布局的关键一环。 产品图 斯科半导体是理想汽车与湖南三安半导体合资成立的子公司,理想持股70%‌。目前,理想是斯科半导体唯一的客户,理想负责产品的源头设计,斯科负责制造。 相比许多友商,斯科半导体所研发的碳化硅模组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设计了开窗区域。 斯科做这样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提升效率、降低杂感;第二是为了缩小体积,提升第三排空间利用率。 理想汽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华寅又用较为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开窗区域是如何实现上述两个目的的: “我们可以理解为,模组上面有几只手,连接到外面去控制电机、电流,我们的手伸得没那么长,所以能节省空间,而传统设计下,手必须伸得更远,当然也就更占空间。 至于为什么‘手伸得短’还能降低杂感,也就是降低能量损耗?这就好比一些老房子里的水龙头,你一开,就能听到水管子在震。这是因为从蓄水池到水龙头之间的管道特别长,水流到一半可能突然被门堵在那儿了,于是水就会在管道里振荡,从而消耗能量。” 产线图 斯科半导体计算,“原本比起传统IGBT模块,使用碳化硅模块能增加6%的续航,而斯科又设计了开窗区域降低了杂感,因此续航还能再多1%。 也就是说,同样是100度电池或者80度电池,用了斯科的碳化硅模块后,能增加47公里的续航”,“同时因为后电机会布置在三排座椅下面,所以电驱小了以后,可以给第三排让出24mm的空间”。 既然在模组上设计开窗区域,能提高续航和空间利率,那么为何少有企业采用这种设计? 斯科总经理高贤表示:“因为在开窗区域有不同的材料,比如有塑封料、EMC、基板,有脱膜角的地方,应力就会比较大,特别在高压高温的情况下,应力更容易被激发,这个地方很容易导致分层、湿气侵入这样的可靠性问题。 一旦出现湿气侵入这个问题,AQG324可靠性中的第一个项目H3TRB高温高湿反偏测试就过不了。” 产线图 高贤不止一次对36氪汽车笑称:”我们是’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因为此前少有人尝试过这项设计,因而整个研发过程中,斯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Read More

  • [分享创造] 朋友是汉语老师,给小朋友取中文名太费脑子,我做了个 AI 工具帮她

    ·

    我有个朋友是汉语言老师,专门教外国小朋友学中文。她经常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给这些小朋友取中文名字。 你们知道的,外国人的英文名字翻译成中文,不能只是简单的音译。比如”David”不能直接叫”大卫”,听起来就很奇怪。得考虑字的寓意、文化背景、读音是否好听,还要符合中国人的命名习惯。 我朋友每次给一个班的小朋友取名字,都要查字典、翻古诗、想寓意,一个名字要琢磨半天。有时候想出来的名字,家长还不满意,说太传统了或者太现代了。 作为一个从未接触 AI 应用的程序员,我就想:这不就是个很好的 AI 应用场景吗? 技术实现 花了几个月时间,做了这个网站:AIName Lab 技术栈选择 前端: Next.js 15 (App Router) + TypeScript + Tailwind CSS UI 组件: Shadcn/ui (真的很好用,组件质量很高) AI 服务: OpenRouter.ai + moonshotai/kimi-k2 状态管理: Zustand (轻量级,比 Redux 简单多了) 表单处理: React Hook Form + Zod (类型安全的表单验证) 部署: Cloudflare Pages + Pages Functions 架构设计 选择 Cloudflare Pages 而不是 Verce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