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1, 2025
Trending

Category: Fashion

14天9板襄阳轴承:暂无机器人轴承的市场应用

36氪获悉,襄阳轴承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轴承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科研、销售及相关业务,主要产品为汽车轴承、等速万向节等,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轴承专业生产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公司暂无机器人轴承的市场应用。此外,关于“鸿蒙智行是公司汽车轴承客户吗”的提问,襄阳轴承回答称,暂无合作。
Read more

小米集团:按计划授出奖励及小米香港购股权

36氪获悉,小米集团公告,公司于2025年3月19日根据2023年股份计划奖励合共83,443,656股奖励股份予3,877名选定参与者,包括集团雇员及服务供应商。同日,小米香港根据2024年小米香港股份计划授出合共10,244,813份小米香港购股权予62名为小米香港集团雇员的小米香港选定参与者。
Read more

氪星晚报|英伟达与xAI将加入微软、贝莱德和MGX设立的AI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群核科技开源空间理解多模态模型,可用于具身智能训练等领域;西安科技企业实现AI定制器官,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大公司: 腾讯:微信生态AI部署加速,视频号、微信搜一搜、小店等新芽业务亮眼 36氪获悉,腾讯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13.85亿。在AI技术驱动下,微信生态全面升级,微信搜一搜、微信小店、视频号、小游戏及小程序等新芽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快速增长,受益于推荐算法提升和更多的本地化内容。微信搜一搜检索量快速增长,通过接入混元、DeepSeek等大模型,显著提升了搜索智能化与精准度,目前腾讯自研模型驱动的搜索结果覆盖了超过90%的问答类搜索。2024年,微信小店全年GMV达2023年的1.92倍,订单数量增长125%。 英伟达与xAI将加入微软、贝莱德和MGX设立的AI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3月19日,贝莱德、贝莱德旗下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GIP)、微软与阿联酋科技投资公司MGX发布声明称,英伟达与xAI将加入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合作伙伴关系(现名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AIP),推动对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投资。声明称,英伟达将继续担任AIP技术顾问,利用其在加速计算和AI工厂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下一代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部署提供信息。(界面) 花旗在亚洲推出慈善咨询服务,首站为新加坡 花旗私人银行3月19日发布声明称,在亚洲推出慈善咨询(Philanthropy Advisory)方案,首站为新加坡,方案由银行全球家族办公室团队负责。花旗称,上述举措旨在补充现有财富管理、慈善咨询产品与服务,目前这些服务已在美国盛行,主要面向超高净值客户。(界面) 三星电子开股东大会,阐明提升股价方案 据报道,三星电子3月19日在水原会展中心召开第56届股东大会。副会长韩宗熙在会上表示,虽然国内外营商环境艰难,但公司将为提升股东价值刻苦努力。韩宗熙对公司股价不及股东期待道歉,称公司去年未能及时应对人工智能半导体市场的变化,在智能手机、电视、家电等主力产品市场上未能占据制高点。韩宗熙指出,考虑到公司价值被低估引发市场忧虑,公司去年11月决定回收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0亿元)规模的股份。为了提升股东价值,公司计划今年全年将分红9.8万亿韩元。(界面) 群核科技开源空间理解多模态模型,可用于具身智能训练等领域 36氪获悉,在GTC2025全球大会上,群核科技宣布开源其自主研发的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该模型仅通过一段视频即可生成物理正确的3D场景布局。据了解,SpatialLM突破了传统大语言模型对物理世界几何与空间关系的理解局限,让机器具备空间认知与推理能力,将为具身智能等相关领域提供空间理解基础训练框架。此外,该模型接下来还将迭代自然语言和场景交互功能。 西安科技企业实现AI定制器官,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36氪获悉,据西安发布,近日,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实验室里,实现了AI数字医疗定制再造“原生”鼻子,这得益于公司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随着研发不断推进,麦克斯韦通过AI生成模式,实现了义鼻、义肢等的智能化“量身”“远程”定制生产。麦克斯韦表示,未来机器人皮肤有望将集成多种感知功能,如触觉、温度、湿度、压力等,能够更全面地感知外界环境。随着3D打印技术以及自动化硅胶打印上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度的提高,硅胶机器人皮肤的制造也将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新产品: 蔚来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首款车型4月19日上市,将接入蔚来换电体系 蔚来第三品牌firelfy萤火虫宣布,其首款车型将于4月19日上市,上市即交付。firefly萤火虫总裁金舸介绍,今年,firefly萤火虫将在核心城市设立首批示范运营站。后续firefly萤火虫将以现有的电池规格和换电标准,接入蔚来第五代换电站。(第一财经) 沃尔沃全新XC90即将焕新上市 36氪获悉,3月17日,沃尔沃全新XC90媒体沟通会在成都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盛大举行。活动上,沃尔沃汽车宣布将于4月15日推出全面进阶的全新XC90。据了解,全新XC90在设计、空间、智能和体验方面均全面进阶:采用雷神之锤大灯造型;引入六座版本,同级唯一五、六、七座皆可自由选择;交互系统全面革新,带来更加流畅、便捷的智能交互体验;全车7处NVH静谧升级措施,进一步隔绝外界噪音,提升体验。 投融资: 梅赛德斯-奔驰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Apptronik,加速生产网络转型 当地时间3月18日,美国AI人形机器人公司Apptronik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4.03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谷歌、梅赛德斯-奔驰、Japan Post Capital和方舟投资等。声明称,本轮融资将推动该 公司AI人形机器人Apollo的生产和部署。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份单独声明中宣布,将向Apptronik投资数千万欧元。该公司表示,正在德国柏林数字工厂园区使用AI和人形机器人加速生产网络转型。(界面) “深度原理”完成亿元级Pre-A轮战略融资 36氪获悉,AI for Science(AI4S)企业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宣布完成亿元级Pre-A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联想之星、锦秋基金、BV百度风投、启高资本,公司股东高瓴创投与线性资本持续追加投资,明德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加速公司ReactiveAI技术平台在新材料、能源、医药等关键领域的产业化落地。 今日观点: 丁世忠:运动品牌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36氪获悉,在安踏集团财报会现场,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亚玛芬集团董事会主席丁世忠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是好的。过去五年中,消费行业大部分都是存量竞争,但运动品牌还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在安踏集团和亚玛芬集团的“双轮驱动”下,2024年,两大集团的总营收达到1000亿元。“我也非常珍惜两家集团有这么多的好品牌,我们也会根据差异化的定位、通过好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不断细分的需求。”据他透露,过去十年中,安踏集团在创新研发的投入超过200亿元,未来五年会再投入200亿元,不同品牌也会有不同的创新路线。 其他值得关注的新闻: 中办、国办: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意见提到,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新华社) 我国数据标注总规模达17282TB 数据标注基地先行先试现场会在成都举行。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数据标注规模再创新高。七个数据标注基地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海南海口、河北保定和山西大同,数据标注总规模达到17282T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6倍左右。目前已形成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335个;赋能121个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引进和培育标注企业223家;标注从业人员达5.8万人;带动数据标注行业相关产值超过83亿元。(央视新闻)
Read more

36氪研究院 | 2025年中国AI家电行业发展白皮书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AI大模型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各行业变革的强大引擎。特别是DeepSeek的震撼发布,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优势,打破了算力霸权,加速了AI普惠进程。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和高效的学习算法,在市场上掀起一波 “智能焕新热”。众多家电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纷纷接入DeepSeek,将其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研发与升级,成功带动AI家电行业进入 “主动感知 + 预判服务” 的新纪元,开启智慧生活从概念到刚需的质变进程。 AI家电智能化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即 “看得见”阶段 AI家电的智能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从“听得懂”的语音交互时代,到“看得见”的感知决策时代,最终迈向“拿得起放得下”的自主行动时代。在2016—2022年的语音交互时代,语音识别技术催生出第一代智能家电,它们虽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简单交互,破除物理按键限制,但仅能执行线性指令,缺乏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2023年起进入感知决策时代,Transformer架构与多模态大模型的突破让AI视觉技术重塑家电底层逻辑,家电具备 “看得见” 的能力,能自动识别环境和物体、理解用户意图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从 “执行工具” 到 “智能管家” 的转变。未来的自主行动时代,家电将具备全局性统筹与操作能力,能与家庭环境深度互动,实现物品自动化取放操作,家庭机器人的整合将成为重要方向。当前产业发展处于第二阶段的关键突破期,AI视觉技术通过多模态环境感知与意图理解,正在重构人机协作范式。 在“看得见”阶段,AI家电正在历经“三重革命” 在 “看得见” 的感知决策时代,AI家电主要在用户体验、技术重构、场景进化三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用户体验方面,通过空间感知升维、时间感知升维以及情感维度延伸,让用户从以往的 “操作家电” 转向 “需求被满足”;技术升级方面,AI家电打破单一技术局限,通过多模态感知、云边端协同计算、小样本学习和自适应优化等多种技术融合,实现更高阶的自主决策;场景进化方面,通过AI技术驱动设备间的数据智能互通与场景化深度协同,使家电从单机孤立运作迈向互联融合的智慧场景生态。海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旗下智慧家庭场景品牌“三翼鸟”发布了“1+3+5+N”全屋智慧全场景解决方案,涵盖智家大脑、全屋专业系统解决方案、智慧空间解决方案以及多个场景化体验。在各个场景中,家电设备不再各自为政,而是互联互通、协同工作。 海尔智家作为大型家电龙头品牌,“AI之眼”赋能家电开启智慧家庭主动服务时代 海尔智家以 “AI 之眼” 为技术底座,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家电产品研发与场景设计,实现家电功能创新,成为智慧家庭新典范。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隐形化与服务显性化,让AI真正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无形之手”。具体体现在:一是借助视觉感知赋予家电 “主动观察力”,使冰箱、烟灶、洗衣机等能识别环境和用户需求,实现从被动到主动预警的转变;二是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实现自主决策,让家电自主优化运行逻辑,如智能热水器为家庭成员量身定制“零冷水”模式、扫拖机器人智能调整路径、烤箱自动匹配烹饪参数,提升生活效率;三是通过 “智家大脑” 实现全场景协同,串联食材管理、烹饪、清洁等多个场景,让各设备无缝协作,使智能服务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来AI家电将实现全场景自主协同与泛在智能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AI家电将突破物理形态限制,构建起一个高度协同的智能生态系统,实现全场景的无缝衔接与泛在智能,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家庭内部,完成家电设备群的自主组织与重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家庭空间四维模型(x/y/z坐标+时间轴),实现场景化智能服务。在家庭外部,AI家电将与智慧城市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泛在生态智能。 本报告重点研究问题如下: AI大模型如何推动AI家电行业发展? AI家电智能化演进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当前阶段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有哪些? AI家电在用户体验方面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影响用户生活? AI家电从被动相应进化为主动服务,背后隐藏着哪些技术密码? AI家电产品在食材烹饪、清洁维护、环境管理等不同功能和场景下,如何解决用户痛点并实现智能服务? AI家电市场目前的发展规模和增长态势如何,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AI家电要进化成 “全能伙伴”,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功能?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25年中国AI家电行业发展白皮书》,点击下载链接,提取码:upr5
Read more

苏姿丰亮相AMD AI PC创新峰会:AI是50年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AMD赋能下一轮AI创新浪潮

2025年3月18日,AMD 公司在北京举办了 “ADVANCING AI” AMD AI PC 创新峰会,AMD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Lisa Su博士,AMD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潘晓明,与AMD高级副总裁、计算与图形总经理 Jack Huynh 一同出席活动。 AMD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Lisa Su博士在致辞中表示,AMD AI产品组合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更新,如今AMD技术和产品组合已经赋能数十亿人的每日生活,无论是健康、工业、AMD技术已经无处不在。AMD是目前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从云到端的完整AI解决方案的公司,能够全面支持各种层级AI能力的部署,以驱动创新。 AMD中国AI应用创新联盟成立一年,成员已过百 “在过去的一年里,AI的使用刚刚爆发,我想说的是,AI是过去50年里最具变革性的技术。AI确实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重塑了行业和我们得生活。”Lisa Su博士在致辞中表示,AI是50年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AMD正以独特的优势赋能下一轮AI创新浪潮。 AMD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Lisa Su博士;图片由AMD官方提供 据Lisa Su博士透露,AMD会继续践行对大中华区的AI布局承诺。在AMD大中华区的主要研发中心,有超过4000名工程师在此工作;AMD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南京等地还设立了AI卓越中心。同时,AMD还将通过EPYC处理器赋能超大型企业,为中国顶级 CSP 的 340多个云实例提供支持。 “去年,我们宣布成立AMD中国AI应用创新联盟,该联盟目前有超过100多个成员,他们正与AMD合作进行本地AI开发。”Lisa Su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现在我们真的相信,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真正为下一代创新者提供支持。通过与大学合作,我们正在帮助实现一些最重要的研究和大胆的想法,这些研究和想法将塑造高性能计算的未来。” 在产品方面,AMD 突出介绍了其游戏产品组合中的新产品,包括刚刚发布的用于游戏笔记本的锐龙 9000HX 系列处理器,和面向台式机发烧友的 AMD 锐龙 9 9950X3D 处理器。 AMD 再次强调了其与合作伙伴和社区一起推动中国 AI PC 生态系统发展的承诺。自 2024 年 3 月启动以来,现在AMD 中国 AI 应用创新联盟的 ISV 合作伙伴已经超过 100 家,并预计将在 2025 年底达到 170 家。  AMD 锐龙AI驱动的 AI PC  AMD 是 AI PC 时代的领导者,重新定义了 PC,使其成为更个人化、更智能的设备。AI PC 有潜力彻底改变用户与 PC 的交互方式,能够提升协作效率、提供个性化 AI 助理、增强创作与编辑能力,并助力商业用户提升生产力。  AMD 锐龙AI PC 还配备 AMD 锐龙AI软件,将锐龙AI硬件从 CPU 到 GPU 再到 NPU 的潜力发挥到极致。锐龙AI软件使用户能够在锐龙AI PC 上优化并部署经过预训练的模型。 作为 AI PC 行业的关键生态合作伙伴,微软展示了 Windows 11 […]
Read more

业绩快报|腾讯四季度表现超预期,收入与毛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月19日,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第四季度,腾讯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至1,724.5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预估的1,687.4亿元人民币。去年全年,腾讯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至人民币6,603亿元。 第四季度毛利同比增长17%至人民币907亿元,主要由于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等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增长,以及云服务成本效益提升。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提升至53%。收入成本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817亿元,主要由于游戏收入增长拉动内容成本增长,以及频宽及服务器成本增长。 业绩报告中提到,受益于AI赋能的广告平台升级、视频号用户参与度提升以及长青游戏的增长,腾讯第四季度取得双位数的收入增长。数月前,腾讯重组了AI团队以聚焦于快速的产品创新及深度的模型研发、增加了AI相关的资本开支、并加大了对原生AI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力度。 “相信这些加大的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及游戏的生命週期而带来持续的回报,并随著我们个人 AI 应用的加速普及和更多企业採用我们的AI服务,创造更长远的价值。”业绩报告中写道。 增值服务业务第四季的收入同比增长14%至人民币790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人民币160亿元,同比增长1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6%), 乃由于《荒野乱斗》及《PUBG MOBILE》的强劲表现以及《流亡黯道2》抢先体验版的发佈。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3%至人民币332亿元,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影响;《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及《无畏契约》等主要游戏收入增加;以及近期发佈的游戏《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及《三角洲行动》的收入贡献。 社交网络收入同比增长6%至人民币298亿元,主要由于手游虚拟道具销售、音乐付费会员收入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的增长。 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人民币350亿元,得益于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本季大多数重点行业的广告投放均有所增长。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至人民币561亿元。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增长得益于理财服务及消费贷款服务收入有所增长, 而商业支付服务收入同比大致稳定。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商家技术服务费及企业微信收入的增长。 从全年表现来看,2024年全年,增值服务业务年度收入同比增长7%至人民币3,192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人民币580亿元,按呈报及固定汇率计算的增幅均为9%,得益于《PUBG MOBILE》及 Supercell游戏的强劲表现。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10%至人民币1,397亿元,得益于《无畏契约》、《火影忍者》、《金铲铲之战》及《英雄联盟手游》的收入增长,以及《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与《三角洲行动》的新收入贡献。 业绩报告提到,腾讯的长青游戏数量有所增加,由2023年的12款游戏,增加至2024年的14款。 社交网络收入同比增长 2%至人民币1,215亿元,得益于音乐与长视频付费会员服务收入增长,以及手游虚拟道具销售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增长,部分被音乐直播及游戏直播服务收入下降所抵销。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达到1.13亿。腾讯音乐付费会员数增加至1.21亿。 营销服务业务年度收入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1,214亿元。此增长主要得益于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以及腾讯持续升级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大多数重点行业的广告投放均有所增长,其中游戏、电商、教育及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广告投放显著增加。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年度收入同比增长4%至人民币2,120亿元。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主要反映了理财服务及商业支付服务收入增加。企业服务收入增长乃受企业微信收入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增长所驱动。 去年年度收入成本同比下降2%至人民币3,111亿元,乃由于直播收入分成成本、长视频内容成本及云项目部署成本减少。 年度毛利同比增长19%至人民币3,492 亿元,主要由于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微信搜一搜及小游戏平台等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强劲增长。腾讯的云服务业务及长视频业务盈利能力提升亦对整体毛利增长有所贡献。毛利率由去年的48%提升至53%。 增值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 12%至人民币1,817亿元,受益于本土市场游戏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的高毛利率收入增长,以及长视频付费会员收入增加和内容 成本优化。毛利率由去年的54%提升至57%。 营销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31%至人民币672亿元,主要由于视频号及微信搜 一搜等高毛利率营销服务收入的增长。毛利率由去年的51%提升至55%。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24%至人民币997亿元,受益于理财服 务与企业微信的收入增长,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以及云服务成本效 益提高。毛利率由去年的40%提升至47%。 去年全年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增长6%至人民币364亿元,反映为了支持新内容发布而加大推广力度。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佔收入的百分比基本稳定在6%,与去年持平。 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9%至人民币1,127亿元。此增长主要由于研发开支(包括与AI项目相关的开支)增加以及僱员成本增加。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基本稳定在 17%,与去年持平。
Read more

最前线|广汽发布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L3、L4自动驾驶车型得到最新进展

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汽车行业掀起了新一轮智能化革命。 3月18日,广汽集团在北京举行广汽星灵智行行动计划暨昊铂HL预售发布会,宣布多项战略性消息:广汽智能科技品牌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并正式赋予中文名为“星灵智行”,ADiGO PILOT智驾系统升级为ADiGO GSD(GAC Self-Driving)。 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发布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来源:企业授权) 今年内,广汽集团将启动国内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销售及业内首款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下线交付,2026年初,广汽将成为国内首家稳步推进L4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 通过持续打造“星灵智行”,深化广汽“智行2027”行动计划,广集团将在2025年实现智驾水平稳居中国第一阵营,2027年产品智驾水平和研发能力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全面发力智驾平权,决胜智能化下半场 广汽“番禺行动”(来源:企业官方) 当前,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智驾技术从场景识别向场景理解转变,进入端到端高阶智驾新阶段。因此,广汽集团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力度,将包含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在内的智能科技品牌——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并赋予一个全新的中文名字——“星灵智行”,寓意广汽将以更加灵动、智能的技术,为用户开启未来出行的新篇章。同时,随着智能驾驶从基于规则的分段式智驾,进入AI驱动的一段式端到端高阶智驾,ADiGO PILOT智驾系统将升级为ADiGO GSD,成为可以主动思考、逻辑透明的“驾驶者的第二大脑”。 接下来,广汽将在三年“番禺行动”的指引下,深化“智行2027”行动计划,基于广汽GSD全面发力智驾技术,全力推动智驾平权。目标在2025年广汽产品智驾水平稳居中国第一阵营,2027年广汽产品智驾水平和研发能力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广汽三大品牌赋予不同使命 广汽三大自主品牌将被赋予不同的使命。昊铂定位为智驾引领者,旗下全系产品已标配高阶智驾,新推出产品将全系标配城区NDA(导航驾驶辅助系统)。传祺、埃安定位为智驾普及者,旗下全系产品均搭载智驾和自动泊车,主流车型全部搭载高阶智驾。 当日,广汽昊铂品牌焕新后的首款力作——昊铂HL也开启预售。新车推出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形式、五座/六座两种布局,共6个版本,预售价格27.98万-32.98万。昊铂HL定位“家庭智能新豪华SUV”,车身尺寸5126*1990*1750mm,轴距3088mm,搭载双零重力座椅、智慧数字底盘等越级豪华配置及“暗夜之瞳”军工级夜视系统、广汽全新GSD高阶智驾等领先智能科技,为精英大家庭提供移动的豪华出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埃安霸王龙(第二代AION V)、埃安RT两款车型率先将配备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普及到15万级,让众多热爱高科技的年轻人享受到智能驾驶平权。同时,为了让广大车主放心使用智驾功能,加速智驾功能普及,3月底广汽旗下众诚保险将为昊铂、传祺、埃安的车主推出专属的智驾保障,最高保障达300万元,即日起购车即可享受,进一步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加快无人驾驶量产节奏,飞行汽车领域迎来最新进展 广汽集团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乘用车,并计划在2026年加快L3自动驾驶产品的量产节奏。在L4无人驾驶领域,广汽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的首款L4无人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将于年内下线交付,计划2026年初实现规模化运营,并构建“AI+智造+运营”的商业生态闭环。 2027年,广汽将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无人驾驶车型,进军全球市场。广汽在L3和L4领域的突破源于“智行2027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目前,广汽通过如祺出行和小马智行在北上广深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运营L4 Robotaxi,累计里程超4000万公里,同时L2智能驾驶服务覆盖近140万用户,积累了近40亿公里的数据和技术经验,为广汽实现智驾平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汽集团在商用车领域孵化的祺迹汽车已量产全球首款L4 Robobus,计划今年内在广州推广至少100辆。同时,广汽将智能化能力拓展至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旗下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推出GOVY AirCar和GOVY AirJet两款产品,力争年内启动预定。 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于2024年推出后备受关注,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在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生产线和产业园区示范应用,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大至大规模量产。 加速AI与智能座舱融合 广汽集团将智能化作为“科技广汽”的核心驱动力,加速推进AI与智能座舱的融合,打造智驾革命的“最佳拍档”。在AI赋能下,智能座舱已进化为具备感知、思考和服务能力的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感知理解、学习记忆、生成规划和服务执行四大核心思维能力的全面进化。 今年,广汽将量产多模态交互系统HMI 6.0,提供更简便的流场交互体验,并实现主流品牌手机与智能座舱的跨端互联。到2027年,广汽产品将成为能共情的移动生活伴侣,为用户带来全场景、全智能的情感交互体验。 未来三年,广汽将在“番禺行动”和“智行2027”行动计划指引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为核心,全面发力智能化领域,推动智驾平权,让全球消费者享受最先进的智驾技术,展现中国智驾的实力与魅力!  
Read more

SUBSCRIBE US

It is a long established fact that a reader will be distracted by the readable content of a page when looking at its layout. The point of using Lorem Ipsum is that it has a more-or-less normal distribution

Copyright BlazeTheme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