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 [生活] 彩礼、房子都可以给

    ·

    v2ex 的彩礼帖子比较多,我也对彩礼进行了一次深度思考。 彩礼(房产加名字)是怎么来的 婚姻 1.0 (农业时代):夫妻绑定土地,双方共同付出劳动,离婚成本极高。女方出嫁后,娘家失去一个劳动力,彩礼是对这种损失的补偿。这在人力=生产力的农业社会是合理的。 婚姻 2.0 (工业时代):男外女内分工明确。但问题是女性的隐性贡献(生育、家务、社交维系)无法在资产中体现,存在估值 bug 。所以女方要求彩礼,也是合理的。 婚姻 3.0 (信息时代):双职工模式,分工模糊。问题出现了,贡献模式已经迭代,但风险对冲工具(彩礼、房产加名)不仅没更新,反而被强化了。这就是系统性 bug 的根源。 彩礼、房产加名的本质 简单说就是契约不对等: 男方给彩礼(房产):前置+可量化+一次性交付(现金到账,房本加名,不可撤销) 女方对家庭做出贡献:后置+不可量化+分期履行(未来的隐性贡献,基本靠自觉) 这种设计在任何商业场景都不会被接受。一方刚性确定,另一方弹性模糊,道德风险太大。但这种合作却真实的发生在中国每一对夫妻中,其中当然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失败案例中,又有多少人再忍受其中的精神的摧残。 社会剧本对男人的 PUA 现在的剧本把无条件接受女方财务要求包装成了爱的信号,包含三重认证: 财力 情感 品格 一旦你开始计较彩礼,就会被解读为彩礼不足、不够爱、人品有问题。这套逻辑其实就是标准的 PUA 。 结果:饱受压力的中国男性正在退出游戏 当游戏规则本身有问题时,理性的选择就是不玩。 现在越来越多男性开始: 延长考察期 提高筛选标准 甚至直接躺平不婚 这不是什么低欲望,就是正常的风险控制。 大部分人根本没想清楚这场交换的本质是什么。作为系统受益者的女性更不会去思考,彩礼房产这些都是默认配置,直接勾选就行。 出路:给出彩礼的时候,提出契约要求 解决方案很简单,更多人(不分男女)应该认识到现有剧本的荒谬性。 男方在面对彩礼房产要求时,同样提出对等的贡献条款。真正的爱应该是敢于直面问题,共同制定公平规则,而不是单方面的无脑服从。 要接受谈判失败的可能性。项目黄了总比进入一个注定有问题的合伙企业强。 我们正处在痛苦的转型期。旧秩序还在,新共识未形成。作为这个时代的男性,确实比较苦逼。

    Read More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已突破1.2亿,餐饮订单占比过亿

    ·

    据美团内网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当晚20时45分,美团内网曾显示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已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考虑到周末夜宵时段仍然是外卖高峰期,这一数据目前仍在增长中。7月5日是暑期消费旺季正式开启后的第一个周末,也是外卖消费的传统促销季。公开报道显示,去年夏天美团的订单峰值超过了9000万单。

    Read More

  • [程序员] 请求大哥们一个抓包问题

    ·

    之前用的 win11 现在改用 mac 遇到一个奇葩的问题 我用 burp 监听端口去抓包 然后用 shadowrocket 去开启 burp 的代理 问题就来了 shadowrocket 开启后,burp 也走到的自己监听的地址了 好像是个死循环了 shadowrocket 又不支持排除指定的进程 mac 系统操作不是很熟悉 之前用 win 的

    Read More

  • [问与答] 不想坐班啊!请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的工作模式吧!

    ·

    [求助+分享] 码农,是否能不进格子间也活得好? 我一直在想:码农除了坐办公室,还有别的活法吗? 或者说,离开团队,做个孤岛程序员,还能靠技术吃饭吗? 我真的很讨厌那种规规矩矩的办公室:一间方方正正的低矮小屋,十几张桌子紧紧挨着,键盘的噼里啪啦,鼠标的咔哒咔哒,同事们的嘟嘟囔囔。 偶尔夕阳透进来,落在下班前的我身上,地上只剩下我的孤岛。 一整天碌碌无为却无精打采,像是地下封着条恶龙,需要用我的阳气维持魔法阵的运转。 听说过一些新奇的工作模式: 远程工作 开张半年,休息半年 前者,在大陆大多是些无关痛痒的外包岗位:行情好时雇来撑撑场面,下行就拍拍屁股走人,还可能不给补偿。 欧美发达社会这模式已发展多年,我很心动;我不痛快的是:大陆的衙门也在积极现代化,但想想自己用掉的头发和时间换来的洋钱,最后却成了别人的嫁妆,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可真要润出去,又得考虑永居或长期签证,放弃挣洋钱带来的红利。虽然我不在意红利,更担心的是身份问题。 去发展中国家?不知道去哪好。 后者呢,除了顾问,靠和老板吹水就能拿钱,我想不到更多可能。 时代日新月异,二十年前人们还稀奇功能机,如今每天都有大佬发表研究。少学一点,都怕被时代淘汰。 碎碎念也分享给大家: 我没什么志向,也不打算成家育子,没有那份责任心。 想到还有人徘徊在温饱线上,我坐的椅子几千块,空调可以开一整天,想点外卖就点外卖,还能看看动画片。 我已经很幸福了。 前阵子被老大拉去谈判,美名其曰“开开眼界”。那天我还挺兴奋,说了几句,也可能说多了。 后面几天我几乎没印象,朋友说我那几天精神低迷,像是随时能自挂东南枝。偏偏老大还挺满意那次谈判,之后各种商务场合都要带上我。 说不上不舒服,就是有点难受。我自认是个社恐,不至于像动漫里那样夸张,只是面对面交流让我焦虑,好像对方也跟着焦虑。 朋友调侃我,线下只会审问和讽刺;我想改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沉默是金。 医生说我有双向,我更觉得只是情绪波动大,就像我买过的股票。 好笑的是,去心理医院那天,恰好还碰见几个其他医院的医生。 想请问各位: 有没有不进格子间,也能靠技术吃饭的活法? 远程工作、顾问、润出去……有靠谱的路径吗? 也欢迎随便唠唠嗑,互相取个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