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的彩礼帖子比较多,我也对彩礼进行了一次深度思考。
彩礼(房产加名字)是怎么来的
婚姻 1.0 (农业时代):夫妻绑定土地,双方共同付出劳动,离婚成本极高。女方出嫁后,娘家失去一个劳动力,彩礼是对这种损失的补偿。这在人力=生产力的农业社会是合理的。
婚姻 2.0 (工业时代):男外女内分工明确。但问题是女性的隐性贡献(生育、家务、社交维系)无法在资产中体现,存在估值 bug 。所以女方要求彩礼,也是合理的。
婚姻 3.0 (信息时代):双职工模式,分工模糊。问题出现了,贡献模式已经迭代,但风险对冲工具(彩礼、房产加名)不仅没更新,反而被强化了。这就是系统性 bug 的根源。
彩礼、房产加名的本质
简单说就是契约不对等:
- 男方给彩礼(房产):前置+可量化+一次性交付(现金到账,房本加名,不可撤销)
- 女方对家庭做出贡献:后置+不可量化+分期履行(未来的隐性贡献,基本靠自觉)
这种设计在任何商业场景都不会被接受。一方刚性确定,另一方弹性模糊,道德风险太大。但这种合作却真实的发生在中国每一对夫妻中,其中当然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失败案例中,又有多少人再忍受其中的精神的摧残。
社会剧本对男人的 PUA
现在的剧本把无条件接受女方财务要求包装成了爱的信号,包含三重认证:
- 财力
- 情感
- 品格
一旦你开始计较彩礼,就会被解读为彩礼不足、不够爱、人品有问题。这套逻辑其实就是标准的 PUA 。
结果:饱受压力的中国男性正在退出游戏
当游戏规则本身有问题时,理性的选择就是不玩。
现在越来越多男性开始:
- 延长考察期
- 提高筛选标准
- 甚至直接躺平不婚
这不是什么低欲望,就是正常的风险控制。
大部分人根本没想清楚这场交换的本质是什么。作为系统受益者的女性更不会去思考,彩礼房产这些都是默认配置,直接勾选就行。
出路:给出彩礼的时候,提出契约要求
解决方案很简单,更多人(不分男女)应该认识到现有剧本的荒谬性。
男方在面对彩礼房产要求时,同样提出对等的贡献条款。真正的爱应该是敢于直面问题,共同制定公平规则,而不是单方面的无脑服从。
要接受谈判失败的可能性。项目黄了总比进入一个注定有问题的合伙企业强。
我们正处在痛苦的转型期。旧秩序还在,新共识未形成。作为这个时代的男性,确实比较苦逼。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