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 买了 R7-5825U 的 All-in-Boom,谁做底层?以及一些小问题

·

需求其实不复杂:

  1. OpenWRT ( iStoreOS ):用来开 ddns 、smartdns 、AdGuardHome 、部分 docker ( vaultwarden 、mtphoto 等);
  2. 飞牛:其实我对飞牛影视和飞牛相册都没什么需求 – 其实 OpenWRT 能满足很大部分,但是这个系统确实很好玩;另外我有想把网盘从 OneDrive 迁移到自己的 NAS 但自动保存、协作编辑和版本历史这些功能似乎飞牛还不行?
  3. Windows:我想直通显卡给 Win10 跑一些服务( Ollama 小模型)+播视频+某些下载用。
  4. 飞牛原生对我的 UPS 支持很好,在停电后希望能自动关机来保护硬盘(如果 pve 做底层的话,把所有硬盘都直连给飞牛是不是就行了。

PVE 层用 NUT 托管 UPS ,按电量或掉电时序触发宿主关机,VM 跟随停机;飞牛自 0.8.27 起内置 UPS ,也可在“物理机安装飞牛时”直接用。如果飞牛在 VM 里,官方也建议在 PVE 侧配 UPS 更稳。

在纠结到底用谁做底层来开 PVE 。

有几个考虑 – 以及 AI 给的建议:
1. PVE 做底层当然稳定性最好,飞牛经常更新且暂时稳定性还不太够(?) 是的
2. 似乎飞牛的 SMB 和 WebDAV 比 OpenWRT+OpenList 版本更高、性能更好?

OpenWrt/iStoreOS 既可用 samba4 ,也能选 ksmbd (内核 SMB 服务器)。ksmbd 轻量,常见于路由器平台;而 samba4 功能更全。飞牛的 SMB 侧在近期版本加入了 SMB 多通道等高级选项,配 Windows 10/11 客户端可自动利用多队列与多链路提升吞吐。WebDAV 也有官方指引(含 Windows 端一些限制与注册表注意事项)。

3. 听说了一些飞牛掉硬盘的案例,加上我不打算做 raid (只做冷备份),不知道把硬盘直通给硬盘安不安全,还是继续直通给 openwrt 再用 SMB 挂载给飞牛。

社区确有“更新后掉盘/存储空间异常”的个案报告,且修复依赖版本更新或手动操作。这类风险与“直通本身”不是一回事,更多与内核/驱动/电源管理/阵列层有关。文件系统层面:飞牛默认栈是 mdadm + LVM + btrfs ,支持快照,后续也出现了 ext4 选项。你既然不做阵列,选 btrfs 单盘配快照,再加一块独立冷备盘,会比“SMB 经另一台再挂载”简单可靠。

4. 另外想知道几个虚拟机之间共享硬盘,除了 SMB 以外,有没有性能更高的选项。
5. 对于 Docker ,似乎 OpenWRT 的对部分 docker 的支持不够好(过度魔改 Linux 后果),飞牛是否更好?还是真的搞个 Linux 跑 Docker ?这些系统会让 Docker 有性能的差异吗?

OpenWrt/iStoreOS 可跑 Docker ,但更适合轻量容器(它基于 musl ,系统环境与常见桌面/服务器发行版差异大,包生态与内核特性也以路由为主)。飞牛基于 Debian ,容器生态与 Compose 体验更接近常规服务器系统,还有“Compose 商店”等社区资源,上手快。性能上不会因为“飞牛”这层显著吃亏,本质还是 Linux 内核的容器

AI 的小结

你的使用场景非常典型的 AIO:PVE 当地基,飞牛当 NAS 应用机,iStoreOS 当路由与轻容器机,Windows 做 GPU 直通与播放下载。
SMB/WebDAV 用飞牛;多 VM 间共享,Linux 之间优先 virtio‑fs ,Windows 侧以 SMB 为主。
不做 RAID 的前提下,整盘直通给飞牛让它统一管理,辅以快照与独立冷备盘,比“再从 iStoreOS 经 SMB 回挂给飞牛”更简洁可靠。

——————

虽然 AI 给了很多信息,但还是想听听各位大佬和有经验人士,是否有不合理、错误、过时的信息,是否有更好的方案?谢谢!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