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邊境情勢緊張,當地俄軍人數從去年3.5萬激增到目前19萬。西方情報、軍事專家指出,靠近烏克蘭邊境數個前線據點氣候嚴寒、環境惡劣,俄軍數日內須移往新據點或撤回基地,否則將損及作戰能力,意即酷寒壓縮了俄羅斯觀望、思考、計劃時間,俄軍近日必有動作,無論是進攻、後撤或移防。
21日俄羅斯總統普丁承認原屬烏克蘭的2分離地區頓內次克、盧甘斯克為獨立實體,派軍進入兩地「維和」,讓情勢更加緊繃。數名西方軍事專家指出「最近幾天」最為關鍵,因為俄軍目前駐紮的數個前線據點氣候惡劣,士兵暴露在酷寒中,無法久留。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專精俄羅斯的資深研究員勞勃李(Rob Lee),21日在<a href=”https://twitter.com/RALee85/status/1495654220288204800″ target=”_blank”>推特</a>分享的照片顯示,約百名俄軍在俄國距離烏克蘭20公里的多爾比諾(Dolbino)火車站席地而睡,當地民眾同情這群士兵到為他們陳情、鬧上媒體,這些士兵沒有乾糧、沒有水、沒有配給,得花自己的錢買三餐,俄媒形容他們「餓壞了」。
多爾比諾本周氣溫為攝氏2度到零下6度之間,當地居民帶食物到火車站「接濟」,無奈小鎮人口僅約500人,食物僧多粥少。俄媒報導中提到,指揮官對此事回應是,這些士兵很快就會移往他處。
至於派駐白俄羅斯城市霍伊尼基(Khoyniki)的俄軍,沒有火車站大廳可睡,當地入夜後氣溫達攝氏零下5度,俄軍在附近森林中睡帳棚。該城市本不在之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共同演習範圍內,但2月初臨時被劃入,當地距離烏克蘭邊境約50公里。當地民眾說這群俄軍軍紀敗壞,「喝很多酒,賣自己的柴油燃油」。
《衛報》採訪的英國資深官員透露,俄軍在那些據點「僅能維持數天」,英國智庫「皇家三軍聯合研究院」(RUSI)地面戰爭研究員雷諾茲(Nick Reynolds)同意此看法,指揮官若想要部隊維持戰力,會想在數天內移動他們,「如果要使用這些部隊,那也非常快」。
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帕布瑞克斯(Artis Pabriks)同意,未來數天非常關鍵,他指出普丁會測試西方的反應:「他們會花很短的時間觀察、思索、計算西方的行動和計劃。如果西方的回應不夠強烈、不夠有說服力,那下個階段在烏克蘭邊境會發生更多事件。」(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b>來</b><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appleintnews”>蘋果國際</a><b>臉書按讚,掌握國際事不間斷!</b>